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新闻发布厅第三十七期解读常熟市系统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工作方案

时间:2018年9月14日

发布人:中共常熟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建华

主题:解读常熟市系统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创建成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常熟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果。而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工作,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有着密切关系。本期新闻发布厅邀请中共常熟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建华,为市民解读常熟市系统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工作方案。

工作目标与试点对象

■总体目标

按照“设施配套、多元投入、创新机制、综合施策、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总体目标,依据各镇(区)“组团式”编制的村庄综合整治规划,以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土地综合利用及村庄环境提升为重点,积极引导村民自主参与,探索美丽乡村创建新模式,实现全市村庄环境整治新提升。

■试点对象

经自下而上申报,经市领导小组最终确认,2018年系统性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工作对象为尚湖镇新裕村王家塘自然村庄、董浜镇智林村钟家巷自然村庄、古里镇联泾村张家宅基自然村庄。

基本原则

■注重个性原则

注重挖掘村庄的历史积淀、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结合各自自然地理条件,一村一案,体现村庄个性魅力,最大限度保持和发扬江南水乡传统风貌,传承历史文脉,使村民记得住乡愁。

■统筹推进原则

统筹协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镇村公路提档升级、河道畅流工程、农村绿化、村庄连片整治等工作。注重“建管并重”,建立完善村民自治为主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

■村民参与原则

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开展“共议、共建、共治、共管”,全程参与美丽乡村创建及长效管理全过程。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强化村民主体意识,充分激发村民主动性、创造性。

重点内容

■完善村庄基础设施配套

进村主要道路、桥梁达到镇域公交通行标准;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配套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全量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停车场、停车位,避免出现“城市公园”式建设;村民宅前屋后区域不再进行水泥硬化,鼓励农户就地取材、投工投劳开展建设,重塑江南乡村风貌。

■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将村庄整治与土地整治有机结合,引导村民对农户使用集体所有的零星农用地进行协商调准,对原有历史原因、邻里矛盾影响村庄管理的,可适当采取行政措施,做到宅前屋后界限确认、相对公平且有利于后续长效管理。通过违建辅房拆除、村级工业用地整合并实施复耕复垦,充分挖掘和盘活现有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

■提升村庄环境整治水平

开展整治疏浚村庄河道,加强农宅翻建管理。全面清理乱搭乱建,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村民生产生活的违章建筑,引入村民自觉参与拆违机制,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拆除的要采取强制措施,家庭作坊占用公共资源等重点问题可采用与农户民主协商解决,保证公共利益再分配相对公平。规范家禽养殖、合理保留绿地、规范管理菜地、提升村民庭院环境、保持村庄整体环境等整治工作。

组织协调

■加强组织领导

由市委农办负责试点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三个试点镇明确一名分管领导,由镇相关责任部门督促村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排出工作计划,狠抓工作落实。各试点村建立村书记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做好分工,指定专人负责全程管理协调工作,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美丽乡村创建村民监督小组全程参与,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强化规划引领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综合整治村庄规划编制的指导意见》(常政办发〔2014〕178号)要求,依据2016年市政府最新优化的村庄布局规划,完善综合整治规划。必须依据整治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编制时要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先报建后施工的原则,规范办理相关工程招投标等手续。

■突出工作重点

美丽乡村创建涉及面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创建工程中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群策群力,创新村民全过程参与机制。坚持完善创建村户代表会议制度,加大村民参与度,实现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过程监督、后续管理等全过程参与。明确公共区域与自有区域的界线,鼓励引导村民对宅前屋后、自留地等自有区域内的违章建筑、杂乱堆放、卫生环境等进行自我拆除、整理、提升。鼓励所在村的市级部门、乡镇机关公职人员、村“两委”成员、乡贤志士、老党员等群体率先垂范,建成个人参与创建的模板,并做好宣传推广。各试点村对涉及村民自行拆除违建、整理周边卫生环境等研究制定相关奖补措施并执行到位。

加大宣传,打造全民参与氛围。利用微信、电子屏、公示栏等在创建村庄内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向广大党员群众宣传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目的、内容、步骤,重点宣传百姓参与的相关要求及奖补标准等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参加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吸纳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当地企业老板、个体业主捐款捐物、献计献策,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村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要避免出现“保姆式”村庄环境卫生管理方式,防止出现乱堆放、乱侵占等现象回潮。探索建立村民参与长效管理的考核奖惩机制,对农户包干区域通过月度考核留痕、年度综合评定,建立给予实物或分红挂钩奖惩制度,增强村民参与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自觉性。

全力以赴,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在不破坏现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避免出现过多的水泥硬化和城市绿化,保留整理宅前屋后的自种区,充分把空间留给村民种植花草或蔬菜,还原乡村风貌,乡土气息。加大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整力度,对村民宅前屋后自种地等存在权属争议的,要做好调解协调工作,解决农民之间的纠纷,减少创建中的阻碍。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陆怡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