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新闻发布厅第六十四期 推进垃圾分类守护美丽家园

时间:2020年11月10日

发布人:常熟市城市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陆卫民

主题:本市垃圾分类工作总体推进情况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2020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整个社会环境和群众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期新闻发布厅邀请常熟市城市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陆卫民,为大家介绍常熟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推进情况。

目前总体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本市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年度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序时进度,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为契机,加快构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和处置体系。截至目前,全市478个小区已全面实施“三定一督”,337个小区通过市级达标验收;215个行政村全部实行垃圾分类,270个自然宅基打造“一户两桶”示范点,251个自然宅基实行定时定点投放,2000多家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实行垃圾分类。8月,本市被住建部评为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

在市级成立垃圾分类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作专班的基础上,各板块成立工作专班,配置专职人员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市分类办配套出台分类投放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分类收运规范、分类收运质量管控(拒收拒运)实施细则等10多个制度,各部门、板块也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组织和制度保障。

广泛宣传动员

本市通过主流媒体开设专栏、电台交广频道开设整点公益报时、微信“云分享”进行资料宣传、《条例》实施100日全媒体直播等,提升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通过20多次公益巡演、30多次大型宣传活动、250多人宣讲队伍、500多处公益广告、30多万名志愿者入户宣传、195万次短信推送、8处大型宣教阵地、百场新时尚活动社区行等接地气的宣传活动,开展全社会动员,提高群众参与率。

严格督查考核

市级建立“365”督导体系,市纪委监委全程参与垃圾分类专项督查,通过日查、夜查、第三方查,对全市公共机构、住宅小区、村庄等12类2500多个区域进行实地检查;建立一天一督查、一周一例会、一周一简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点评“六个一”机制和绩效榜、履责榜、红灰榜、光荣榜、达标榜“五榜”制,在“常熟城管在线”微信公众号公布榜单,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各板块也相应完善督查机制,通过高频督导,提升分类成效。

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今年6月1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给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市城管局主要从制度、宣传和执法方面重点推进。组织保障方面,市分类办增设执法保障组,抽调15名执法人员设立6个小组包干挂钩14个板块,制定出台了 《常熟市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了《常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行政处罚指导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会、专题培训等,规范执法流程、案卷制作、证据采集、平台应用等各个操作环节。条例实施前,对《条例》进行广泛宣传,并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底数摸排、责任告知工作,让责任单位和个人知晓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累计发放告知书3万多份。条例实施后,按照局镇联动行政执法工作模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同时坚持管理与执法的联动互补,市分类办督查组将每周督查成绩后10名名单移交执法保障组,对运行质量较差的小区建立“执法人员进驻机制”,通过视频监控、共同驻守监管、定点值守等方式,实现局镇联动执法“1+1>2”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14500余次、发出整改书2716份、处罚757起。

后续配套处置措施

本市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在抓好前端分类投放的同时,同步配套完善分类收运体系和分类处置设施。

完善设施设备

按照“不同人员、不同车辆、不同要求、不同去向”要求,加快收运车辆、人员配置,规范优化收运流程,建立“全过程、全链条”分类收运体系。目前,全市共配置可回收物收集车91辆、有害垃圾收集车48辆、厨余垃圾收集车658辆、其他垃圾收集车1226辆,基本满足分类收运需求。

细化收运措施

全市“三定一督”小区推行厨余垃圾“2小时快速清运”。城区和集镇主次干道推行垃圾上门分类收集,不断提高分类准确率和收集率。工业企业厨余垃圾和服装纺织类一般工业固废全面实行专收专运。城区730多家餐饮店、农家乐、食堂的餐厨垃圾单独收运。严格落实生活垃圾收运、中转、处置环节的三级拒收机制,将分类收运纳入环卫服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坚决杜绝混装混运。

提升终端处置能力

建成投运焚烧发电二厂扩建项目,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总处理能力达到3300吨/日,城乡其他垃圾实现全量焚烧。建筑装修垃圾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江河天绒地块存量建筑装修垃圾预计2021年年中处理完毕,处理能力40万吨/年的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建筑装修垃圾处理设施年内建成投运。厨余垃圾建立“就地+就近+集中”的处置模式,形成“24套餐厨垃圾设备就地处置、24座分散设施就近区域协调、2座集中设施全市综合统筹”的厨余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总处理能力达到542吨/日。同时,全市设置建筑装修垃圾储运消纳场所13处、大件垃圾拆解场所13处、园林绿化垃圾处置点15个、可回收物分拣点15个、有害垃圾归集点20处,满足各类垃圾分类处置需求。

下一步工作计划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投入、久久为功地抓下去。目前,部分群众的文明习惯还没有养成,分类的质量、宣传的力度、执法的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接下来,市城管局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推进源头分类全覆盖

对照《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片区验收办法》,高标准推进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的全覆盖片区建设,在全面完成小区“三定一督”分类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零散住宅区“三定一督”工作,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农村区域高质量推行“一户两桶”模式,公共场所、企业、二级公共机构等场所打造示范样板,以点带面加快推进,确保垃圾分类无盲区。

规范分类收运体系

配套提升分类收运能力,加强分类收运车辆、人员配置,优化收运路线,严格落实拒收拒运机制,杜绝混收混运。建立专项考核监督机制,规范工业企业厨余垃圾和服装纺织类一般工业固废等专收专运工作,提升餐厨垃圾分类收运水平。

提升分类处置水平

加快推进两网协同体系建设,加强废玻璃、废旧轮胎等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利用的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以社区 (村)回收服务站 (点)为基础、分拣中心为纽带、集散交易和加工中心为枢纽的三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完善大型转运站和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布点规划,配套建筑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分类处置设施,进一步提升垃圾转运效率和分类处置水平;加强焚烧发电厂、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等各类终端处置设施运行监管,进一步提升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加强宣传引导

坚持党建引领、政府推动、全面发动、全民互动、部门联动的“一领四动”工作模式,利用各类媒体、宣传阵地和趣味大赛、“小手拉大手”活动、新时尚网络文化节、线上竞赛等互动类活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注重增强社会互动,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提高群众垃圾分类法治意识和参与度。同时招募培优各行各业志愿者,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宣传和培训,组织志愿者入户宣传、现场督导,引导群众养成文明习惯。

强化日常管理

聚焦垃圾分类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督查考核,完善小区垃圾分类达标验收和考核评价机制,以及二级公共机构分级督查机制,补足背街小巷、农村自然宅基、沿街店铺、工业企业等区域垃圾分类短板。推进垃圾分类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加大执法管理力度,严厉查处不按规定投放垃圾的行为、不履行分类职责的管理责任人和混收混运的作业单位,抓典型形成执法震慑。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更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从源头减量到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及分类处置的每个环节,无论在哪一个城市,都是一道需要部门板块全面参与、市民群众共同完成的“必答题”。全面开展好垃圾分类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人人动手,为改善生活环境而努力。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SJX]

标签: